联系我们| 网站地图| 微信
| 手机端| 政务邮箱| 无障碍浏览|
首页> 动态新闻> 图片新闻

开启高速公路“智慧眼”! 国内首个桥梁边坡养护无人机巡检系统上线

发布时间: 2021-02-04 08:01 来源:广东省交通运输厅
【打印】

  2月3日,仁新高速在全国率先上线桥梁边坡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,正式进入无人机智巡模式,为高速公路开启巡检病害“智慧眼”,为春运保驾护航。

  仁新高速全长约164公里,线路长、体量大,全线有桥梁127座,边坡超2000处。高速公路“智慧眼”的开启,能及时发现桥梁、边坡病害,提高养护效率,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。

图片

开启“智慧眼”

多机编队自行巡查

  高速监控摄像是高速公路的“眼睛”,可实时监控高速上的各种情况。传统的“高速之眼”难以全面发现桥梁边坡的病害,所以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都采取人工巡检的方式查找病害。自主巡查的无人机巡检系统,相当于为路段增添了一个巡检高速公路病害的“智慧眼”。

  “智慧眼”无人机升空后即可按照系统设定的路线和程序,自行飞行巡查,通过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,可实现多机协同“不撞机”,还能组成“蜂群”编队。系统构建的3D建筑模型,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电脑端可视化管理,巡查数据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,建立异常数据库,实行时序管理。解决了数据缺乏统一管理、可追溯性差、数据分析依赖人工等问题。

图片

无人机减人

高效又安全

  传统的人工巡检不能准确及时发现桥梁边坡的病害,即使采取人工遥控无人机巡检,还需要同步拍照、上传,再通过图片查找病害,操作量大,且危险系数高。“智慧眼”自巡系统上线后,不仅效率提高了,还可以将过去的4名工作人员减至2人,减少了巡检盲区,也更加安全。

  “智慧眼”开机后,工作人员只需观察等待,无人机升空完成任务后就会自动返回。巡查时如果发现病害,信息则会直接传送到后台系统,经养护部门确认,便可立即启动病害处置程序。

  “以全长700多米,墩高达70米的灯盏石大桥为例。人工巡检,离地50米以上必须由桥检车进行作业,除了要架设装备,还要封闭两条车道,巡视一遍至少需要4天时间,费钱费力费时。”仁新管理处副主任兰建雄介绍,“现在开两台(无人机),最多1个小时,便可一次性完成伸缩缝、桥墩及桥下排水、地基冲刷等巡查任务。”

图片

  春运到了,广东交通运输系统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,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,让旅客出行更安全、更便捷!


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
  •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
  •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
  •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
  •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
  •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
  •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重庆市交通局
  •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
  •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
  •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
  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
  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
  • 香港运输署
  • 澳門交通事务局
  • 省级政府网站
    省内交通系统网站
    Baidu
    map